舊潮州郵局27日上午動工,10個月後將成為潮州戲曲館。屏東縣政府秘書長鍾家治指出,該局於民國95年7月經縣府登錄為歷史建築,該局修復,將成為靜態展示的「潮州戲曲館」;而文化處爭取到的城鄉新風貌經費,也將蓋成潮州戲曲公園作為動態展演,日後希望全國民眾談到戲曲時,都能想到潮州!
舊潮州郵局為日治時期潮州地區之重要官署建築之一,見證潮州發展都市發展之痕跡。文化處長徐芬春說,該工程採取「修舊復舊」,訂於100年10月完工,文建會補助總工程費1000萬。
徐芬春進一步補充,除硬體設備的擴建,軟體設備也在加速進行,文化處積極讓潮州這個「戲『巢』」,成為一個「孵蛋器」,日前已編購經費,收集歌仔戲、布袋戲及皮影戲等相關文物,以供日後展出。
現場如明華園戲劇團「宇」團陳子騏帶團員出席,而明華園已發展到十團,明興閣蘇阿明等三代同堂出席,皮影戲陳處世老師的徒弟劉道訓、樂樂皮影戲張英華、陳芬美等人出席,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研究員姜博智、客務處長曾美玲、潮州鎮長洪明江等人出席此次動工典禮。
日治時期設置潮州郡及潮州街之行政區,潮州郡役所即設置在潮州庄役場之前方(今日潮州鎮公所之位置)。文化處指出,舊潮州郵局的存在,除彰顯潮州建築的特色外,也是另個城市美學的焦點建物。
文化處進一步說明,這類官署建築,可說明日治時期潮州行政地位的重要性。日治時期引進西方的都市計畫規劃,潮州,是屏東除了屏東市外,唯一有公園及神社之都市規劃的城市,可惜現在神社、瘧疾研究所等,現均已拆除,現今可見證這段歷史之官署建築物,僅剩舊潮州郵局。
文化處表示,該建築特色前棟屋面為四坡式與後棟雙坡屋面交疊,前棟建築造型採左右對稱方式規劃,凸顯官署建築之莊嚴特性。正面分為三開間,左右兩側較為突出,入口上方設有橢圓形線腳之氣窗,其上原為一方形牌頭,牌頭面施作橢圓形之巴洛克式花紋,現已被改為半圓形排頭。
該局左、右兩側為西式文藝復興外觀處理手法,以三柱為一組之托次坎柱飾,作為立面轉角處理,再以兩組柱式拖起一面山牆造型之牌頭。外觀主要為以清水磚砌搭配洗石子之手法,頗能代表當時之日人引進之建築風格。